美欧日俄的火箭都是怎么发射的?
时间:2025-02-24 06:48:47 出处:娱乐阅读(143)
近年来 ,美欧世界航天大国集中进入主力火箭更新换代期 ,日俄例如,箭都美国的发射“航天发射系统”(SLS)火箭、“猎鹰”火箭、美欧“星舰”、日俄“新格伦”火箭、箭都“火神”火箭,发射欧盟“阿里安”6火箭,美欧日本H-3火箭,日俄俄罗斯“安加拉”火箭等 ,箭都这些火箭的发射研发均将低成本 、高效率作为突出要求,美欧特别是日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火箭的商业发射报价大幅下调,更刺激了各航天大国对新型主力火箭成本控制的箭都追求 。除了控制火箭研发、制造成本之外,从火箭测试发射技术角度来看 ,世界航天大国通过最大限度追求火箭的重复使用及优化测试发射模式来降低测试发射成本。当前 ,我国正处于常规推进剂火箭和新一代火箭更新换代期,也正在经历航天发射场密集建设期,世界航天大国在新型主力火箭测试发射模式与发射场建设方面的选择结果体现了其多年的技术累积和发展方向 ,对我国新型火箭测试发射模式的选择与发射场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一 、火箭测试发射经典模式测试发射模式是指火箭和航天器在发射场总装、测试、转运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经典模式包括“三平模式”“三垂模式”“一平两垂模式”等。在“三平模式”下 ,火箭在发射场测试发射流程的典型特点是水平总装、水平测试、水平整体转运起竖,即火箭在技术准备区完成水平总装和水平测试后 ,以水平状态整体转运至发射区,整体起竖后完成加注发射。在“三垂模式”下,火箭在发射场测试发射流程的典型特点是垂直总装 、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转运 ,即火箭在技术准备区完成垂直总装和垂直测试后,以垂直状态整体转运至发射区 ,完成加注发射。在“一平两垂模式”下,火箭在发射场测试发射流程的典型特点是水平分段运输、垂直总装、垂直测试 ,即火箭在技术准备区完成准备测试后 ,以水平状态分段转运至发射区,在发射区完成垂直总装、垂直测试 、加注发射 。二、国外新型主力火箭测试发射模式及发射场特点分析1. SLS火箭SLS火箭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设计 ,芯级直径为8.4m,采用液氢液氧推进剂;捆绑2个固体助推器 ,直径为3.7m 。载人构型火箭的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为70t ,货运构型火箭的LEO运载能力为130t。SLS火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B发射工位发射,延续采用航天飞机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 、垂直转运的“三垂”测试发射模式 ,如图1所示 ,主要特点如下:(1)充分利用航天飞机原有的测试发射设施,节约发射场的建设投资。(2)在技术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完成芯级、助推级、星罩组合体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后,火箭、发射台垂直整体转运至发射工位 ,保持箭地连接状态不变,测试发射技术成熟 。(3)火箭发射台继承航天飞机的发射台技术,附带功能完备的脐带塔 ,设置了多层摆臂,用于布设箭地连接气 、液 、电管路 ,火箭起飞时摆臂带动箭地连接器摆开至安全净空以外,如图2所示 。(4)发射区取消了航天飞机任务的复杂发射塔 ,发射工位更加简洁高效。图1 SLS火箭的“三垂”测试发射模式
图2 SLS火箭的发射台与发射工位2. “猎鹰”火箭“猎鹰”火箭由SpaceX公司研制,包括“猎鹰”9和“猎鹰”重型两种经典构型 ,“猎鹰”9的直径为3.7m ,为两级液氧煤油火箭 ,LEO运载能力为22.8t,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为8.3t;“猎鹰”重型一级由3个“猎鹰”9芯一级并联捆绑而成,二级与“猎鹰”9相同,LEO轨道运载能力为63.8t ,GTO轨道运载能力为26.7t。目前,“猎鹰”火箭发射租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SLC-40发射工位 、肯尼迪航天中心SLC-39A发射工位、范登堡空军基地SLC-4E发射工位 ,火箭采用“三平”测试发射模式,一级实现回收和可重复使用,如图3所示,极致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 ,主要特点如下 :(1)火箭 、星罩组合体在火箭总装测试厂房完成水平总装